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1日電(記者 葉書宏 趙燕燕)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11日按慣例舉行每年一次的年終媒體答謝會,並為所有出席媒體記者準備了“紅包”——一張被封存在玻璃鎮紙中的一美元現鈔。這種幽默感的深意,只有長期生活在“美元饑渴”狀態中的阿根廷人才能體會。
這枚精美的美元鈔票鎮紙,下部刻著“財政部”的磨砂字樣,上部刻著“請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多數記者在收到這份禮物時會意味深長地撇嘴一笑,因為他們知道,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感覺,很好地詮釋了當前外匯管制下阿根廷人對于美元的感受。
自2011年10月以來,阿根廷出口創匯能力下降,能源赤字增加,外匯流失日益嚴重,加上過去十年兩次債務重組的部分債務到期,政府不得不通過管制措施減少外匯流失,以應對外債償付壓力,同時維持一定水平外匯存底以保證比索幣值穩定。
兩年來,政府外匯管制措施不斷收緊,先是企業和個人儲蓄購匯受到嚴格約束,然後是個人出境旅遊消費購匯被嚴格限制,再然後是兩次提高信用卡境外消費稅率,同時加大對美元黑市和地下錢莊的稽查力度,官民圍繞美元管制的貓鼠遊戲輪番上演。
進口需要購匯,政府審批太慢、額度有限,企業只能到黑市購買;外企匯出投資盈利受限,只能委托地下錢莊境外中轉;對老百姓來說,換匯保值就不奢望了,但是孩子留學、出國看病度假都需要美元……面對“美元荒”,阿根廷人呈現出集體焦慮情緒。
美元不夠比索補,政府于是開動印鈔機,但是阿根廷人並不買賬,他們挖空心思搞美元。有的通過虛假網購以官方匯率套取外匯,有的通過旅行社購買境外旅遊服務項目轉移外匯,有的則不計成本從黑市購匯,間接推升了黑市美元成交量和價格。
貨幣是一種信用,貨幣價值在于信心。阿根廷人對于本幣缺乏信心,關鍵在于阿根廷歷史上周期性出現的高通脹,多次受傷之後,遂養成囤積美元現鈔對抗本幣貶值、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的理財習慣。
阿根廷人說,阿根廷的血液不是“紅色”而是“綠色”,因為“綠色的票子”已經滲透所有經濟命脈。農業貿易和期貨市場,美元是定價的基準貨幣;房地產行業,美元是買賣雙方都認可的交易工具;政府發行公債也只有美元債才受歡迎……
阿根廷人對美元的執著,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據統計,阿根廷人均持有1500美元,是世界上除美國之外人均美元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而鄰國巴西人均持有量只有6美元。僅在金融體係開放的鄰國烏拉圭,阿根廷人的美元存款總額就高達260億美元。
最近兩年,阿根廷經濟增長乏力,民間統計年通脹率高達26%。與此同時,外貿順差不斷減少,中央外儲跌至六年來最低水平,本幣貶值壓力持續加大,人們似乎又看到了某種周期性徵兆,而“一美元現鈔”禮品或許是對這種焦慮情緒的自我解嘲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