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寮變藝術品成龍濕地新亮點

成龍濕地國際藝術節今天展示藝術作品,大魚穿牆、小花緞帶、海水淡化、魚寮小憩、燒烤土窯、魚寮菜園,成為觀光新亮點。

今年進入第五年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創作主題「希望魚寮」,6名獲選藝術家來自台灣、美國、阿根廷、荷蘭、法國、英國。

成龍濕地蚶仔寮路旁魚寮小徑,魚塭池畔的魚寮變成藝術作品,6名藝術家利用魚寮、資源回收等背景及材料,表達對當地生產、生活及生態的關切。

美國Kathy Bruce(布魯斯)以竹片編織大虱目魚穿牆,呼籲大家來認識成龍村文蛤、白蝦、虱目魚的生態混養模式;台灣王彥臻利用回收布料、塑膠瓶蓋製作小花緞帶,將土地重生的希望打包在魚寮裡,送給成龍村當禮物。

阿根廷Joaquin Fargas(何瓦金)利用太陽能板及風力發電裝置,提出將海水淨化成淡水的可能,強調資源利用;荷蘭Maurice Meewisse(莫里斯)修繕魚寮成為小憩場所,做為給漁民獻禮。

法國Thierry Godet(高德)在魚寮旁建造一座燒烤土窯,讓許多養殖阿伯勾起回憶;英國KatieSurridge(凱蒂)開闢魚寮菜園,並用回收玻璃、磁磚等做成馬賽克拼貼魚寮新貌。

成龍濕地魚寮小徑兩旁,不只藝術家創作,轉角處、牆角間、土堤上,處處可見村民和學童的小型創作,紙雕或雕塑的動物、人偶、民俗藝術等,讓雲林西南邊城口湖,濕地之美加裝置藝術,成為觀光新亮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