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1→捐1 TOMS鞋串起貧富兩端
2014-09-21 聯合報 特派記者何定照/洛杉磯報導
在TOMS洛杉磯旗艦店中,潮型鞋子後的照片,正是收到贈鞋孩子們的笑顏。 特派記者楊萬雲/洛杉磯攝影讓一雙鞋,聯繫起貧富世界兩端。TOMS創辦人布雷克‧麥考斯基,廿九歲以TOMS鞋為起點,創造One for One(賣一捐一)的銷售模式。如同阿根廷國旗的藍白相間色塊上的TOMS標記,代表在阿根廷發展出的瘋狂點子,在商業與慈善中找到平衡,不僅TOMS成為跨國品牌,八年間已在六十八個國家送出一千萬雙鞋。
68國助貧童 8年千萬雙
加州陽光才剛甦醒,長手長腳的布雷克踩著最愛的黑色TOMS帆布鞋,大步踏進TOMS誕生處的第一家店,接受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採訪團隊的訪問。啜了口剛煮好的TOMS咖啡,布雷克親切的招牌笑容,熱情爽朗,仍像八年前在阿根廷旅行的大男孩。
二○○六年,布雷克到阿根廷旅行,遇到一位為當地孩童募鞋的美國志工,得知募鞋難處:要不來源斷續,要不尺碼不合。孩子因沒鞋穿易由腳底染病,更因當地將鞋子視為制服一部分、沒鞋穿就無法上學,布雷克腦中閃過念頭:捐錢不如捐鞋,何不製造鞋子,每賣出一雙,就送這些孩子一雙?
旅遊阿根廷 催生鞋點子
「募捐雖是好事,但依賴變數太多;如果透過買鞋,消費者不但可買自己喜歡的鞋,每買一次還能確定幫到一位孩子。」布雷克想像,社會企業因為有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也許可讓募鞋來源固定,有機會比非營利組織更能發揮影響力。
他開始苦覓阿根廷製鞋師合作,再回洛城租來的小公寓克難賣起TOMS鞋——為了更好明天的「明日之鞋」(Tomorrow’s shoes)。「買一雙、捐一雙」慷慨到不可思議的創新銷售模式很快激發共鳴,不但引來媒體報導,也讓消費者高度認同,布雷克九個月後就在阿根廷送出一萬雙鞋,八年後在六十八個國家送出一千萬雙。
每次送鞋,布雷克都會在當地組織協助下,事先查好需要的鞋尺寸,確保鞋與人配對成功。他還親自為孩童套上鞋,每每和獲鞋者哭成一片。
最難忘的是首次送鞋時,一位阿根廷婦女哭著感謝他讓三個兒子有鞋穿、有書念:過去孩子們共用一雙鞋,輪到誰穿鞋才能去上學;現在他們都有了TOMS,天天可上學。「這是我最感動的時刻之一!」布雷克說。
克難創業 生產明日之鞋
TOMS傳奇還不只如此。One for One模式持續發酵,沿用到不同商品,TOMS眼鏡、咖啡。布雷克說,他小時深受近視之苦,直到廿二歲動了雷射手術,才可清晰看世界。透過TOMS眼鏡,他想將個人的生命奇蹟分享給更多人:每有顧客買眼鏡,TOMS就會幫助地球彼端另一人獲得眼鏡或白內障等視力手術。
年初起,TOMS咖啡開始飄香,驚動業界。布雷克解釋,TOMS成立以來遭受不少批評,包括若真想解決貧窮問題,應著力於教育與就業機會。TOMS咖啡,就是TOMS想發揮更深影響力的嘗試。
透過直接貿易,TOMS給非洲咖啡農人最好的價錢。考量種咖啡需要大量水,當地人卻常因喝汙水罹病,TOMS每賣出一杯咖啡,就提供當地一人一天淨水;每賣出一袋咖啡豆,就提供一人一周淨水。就業機會、工作所得、產出的咖啡與消耗/獲得的水,形成完整的正向循環。
社企新力量 創就業機會
近年,TOMS鞋也在印度、肯亞、海地等地廣設工廠,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布雷克指著身後用粉彩筆畫的大片世界地圖說,明年TOMS贈鞋數量中有三分之一,都將在受贈地製作。
「TOMS不可想像的奇蹟遠超過鞋子,讓消費者透過購買能力造成另一人生命改變的One for One模式,可沿用到更多產品。」布雷克說,未來TOMS打算每年都發表一項One for One新產品,也可能跟其他公司合作,讓One for One模式觸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