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沈建光
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兩輪新興市場動蕩無疑均證實了新興經濟體的脆弱。但這是否意味著危機會持續發酵,並最終引發類似於1997年那輪新興市場金融危機?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判斷也可能過於悲觀。
新興市場風聲鶴唳
隨著美聯儲退出QE步伐的加快,過去一周,新興市場風聲鶴唳:阿根廷比索、土耳其裡拉、俄羅斯盧布等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兌美元跌落2009年以來最低谷,其中阿根廷比索一周跌去15%最讓全球投資者心驚。
此次危機場景與去年夏天的那輪新興市場金融危機頗為相似,均與美聯儲量化退出與中國經濟下滑的背景有關。而新興市場金融動蕩重現,兩次危機究竟有何異同?是否是1997年大規模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的前兆?
具體來看,與去年夏天的那輪新興市場危機相比,此次危機出現的背景極為相似。一是美聯儲退出量化放鬆的加速。例如,去年5月以來,美聯儲不斷釋放退出量化放鬆的信號使得資金紛紛撤離新興市場,回歸美國。
而今年1月QE已經正式開始收縮規模,市場預計美聯儲本周舉行的2014年首次貨幣政策會議將進一步縮減QE規模,並有望於今年完全退出QE,資本迴流美國再次對新興市場貨幣產生衝擊。
二是兩次動蕩都與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有關。例如,去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實為全年最低點,當時甚至有擔憂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二季度中國GDP僅為7.5%,觸及決策層經濟增長目標底線,隨即引發了7月的穩增長政策出台。
而上周匯豐公佈的2014年首個宏觀經濟數據1月匯豐PMI預覽值再次引發海外投資者擔憂,1月匯豐PMI初值僅為49.6%,不僅低於50%榮枯分界線,且創下半年來的最低水平。
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兩輪新興市場動蕩無疑均證實了新興經濟體的脆弱。但這是否意味著危機會持續發酵,並最終引發類似於1997年那輪新興市場金融危機?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判斷也可能過於悲觀。
可以看到,兩輪新興市場動蕩的主體已經略有不同,上輪危機重災區主要是印度、印尼等東亞與東南亞國家。而經歷了早前教訓,印度更換了新的央行行長,國內經常賬戶赤字已經收窄,財政改革也有所推進。菲律賓本月成功地以4%的利率發售了10年期國債,投資者信心逐步增強。
此次風暴點集中在土耳其和阿根廷。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惡性通脹是阿根廷經濟痼疾,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其月度CPI同比漲幅始終在10%以上,真實通脹或更在20%以上。此外,阿根廷外匯儲備匱乏,受此影響,阿根廷央行宣佈停止干預匯市,這恰恰是導致比索大幅下跌,市場出現恐慌情緒的最直接原因。
土耳其通脹、經常項目逆差情況亦令人堪憂,而除了經濟基本面不佳以外,引發土耳其成為此次危機風暴點的主要原因或與其近期國內政治動蕩密切相關。近期土耳其政府與Gulen宗教運動之間的衝突已導致多名政府部門要員以及大批高級警官和司法官員被撤職,銀行,互聯網行業的多名高管亦難逃此劫。投資者擔心政治衝突將對土耳其未來的商業前景、投資環境、經濟增長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如此看來,目前出現狀況的新興市場國家如阿根廷、土耳其既有經濟基本面的問題,又有其內部特殊性,特別是一些政治原因使得危機化解更加複雜。索性兩國經濟體量有限,在筆者看來,對全球的影響是可控的。特別是如今新興市場國家以主要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且外匯儲備、經常項目、債務情況大多比1997年新興市場危機爆發時有所改善,重回1997的可能性較小。
而對於中國而言,儘管匯豐PMI預覽值低於預期,且去年四季度以來,決策層規範影子銀行導致的信貸緊縮也一定程度上使得經濟增長的下滑,但在筆者看來,今年決策層仍將把經濟增長目標定於7.5%,一旦經濟有失速風險,貨幣政策將會有所轉向,財政政策也將釋放更多空間。從長期來看,伴隨著今年發達經濟體的轉好以及國內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國經濟有望繼續釋放改革紅利,扭轉海外過度悲觀的預期。
總之,筆者認為,伴隨著美聯儲今年逐步退出量化放鬆,新興市場無疑將面臨很大的挑戰,但伴隨著新興市場國家改革的推進,總體而言,風險可控,不至於出現類似於1997年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的局面。當然,局部政治風險點的引爆是今年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又一不確定性因素,需要重點警惕。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