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領導新興市場保衛戰

中國或領導新興市場保衛戰整個新興市場的船板在搖晃,而中國有望再度充當舵手。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最近一段時間新興市場亂象紛呈。上周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出現動蕩。23日,阿根廷央行為了保住外匯儲備放棄干預匯市,比索兌美元匯率暴跌13.2%,單日跌幅為12年來最大。路透的報道亦稱,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在上周五對市場進行了干預,來維護其貨幣匯率,這其中包括印度、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然而,這些措施收效甚微。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和南非蘭特對美元的匯率都在上周五下跌超過1%,後兩者創金融危機以來新低,盧布對歐元的匯率創出歷史新低。與此同時,全球主要股指全線大跌,帶動市場風險情緒大幅回落,VIX暴漲46%,創2010年5月來最大單周漲幅。

  新興市場動蕩的深層原因

  上海證券報發表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文章分析,引發新興市場動蕩的深層原因是QE退出再叠加各種社會和政治風險。美國經濟的持續改善將加快美聯儲極端寬鬆貨幣政策轉入正常化的速度,從2014年1月1日起美聯儲已開始削減100億美元的QE規模,預計在1月31日召開的議息會議上再削減100億美元的概率在70%以上。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增強前瞻指引”——如果美國經濟改善的速度比預期更快,而通脹也開始上升,則美聯儲可能修改前瞻指引的預期時間,在年內即完全退出QE.QE退出的最直接後果是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這一趨勢自去年6月份即已開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已出現4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據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的一周裡就有24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連續第13周擴大資金淨流出趨勢;僅拉丁美洲市場就有3.98億美元的資金撤離。這可能就是全球流動性的拐點,也正式意味著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走出了2008年大危機來的非常狀態。當然,歐洲和日本也在逐漸跟上。

  這種撤出是國際資本的自發要求,它可能引發套息交易的全面反轉。除了QE消退,其更深層次的背景在於目前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都存在著種種問題,例如經濟陷入困境、社會或政局動蕩、過度依賴外資等。近期,委內瑞拉和阿根廷正在經歷大規模通脹,並承受著全球經濟萎靡帶來的壓力。由於缺乏重大改革措施,這兩個國家可能被捲入更悲慘的窘境。而烏克蘭正發生社會騷亂,反對派在街頭抗議,並與政府陷入對峙僵局。在非洲,世界上三個最大的鉑金礦正在南非上演大罷工潮。土耳其去年年底改組內閣,伊斯坦布爾、安卡拉和伊茲密爾等十大城市爆發抗議活動,要求總理埃爾多安領導的政府下台。亞洲的泰國同樣處於動蕩之中。上個周日在泰國首都曼谷,當反政府示威者封鎖投票站,對立的政治派別發生了衝突,造成一人死亡,數人受傷。這都成為外資逃亡的最佳理由。

  2014年或是新興市場最危險的一年

  文章表示,2014年,“易碎五國(Fragile Five)”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等國都將面臨國內政治大選,2014年或是新興市場最危險的一年,目前的情形猶如1997亞太金融危機的前夜。我們希望投資人很快會認識到新興市場正在分化為三種類型,這種分化將根據他們的對外收支平衡表展開——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雙盈國家、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雙赤國家和其他單盈單赤國家。雙盈的國家可能只有中國,再輔助於高額的外匯儲備以及可控的財政狀況。雙赤的國家包括印尼、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國。其他國家則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這三者目前已經呈現出差別化的趨勢。

  此外,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的結餘——外匯儲備水平也很重要,它會直接決定如果資本一旦外流,一個國家抵抗貨幣貶值的最終力量的強弱。韓國、墨西哥等經常賬戶良好的新興經濟體,已經表現出對國際資本的新的吸引力,這也有力證明了實體經濟等內部因素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力。而中國經濟也力圖保持相對平穩發展勢頭,暫時資本流動未出現明顯異常。EPFR數據也顯示,中國市場是為數不多的吸引投資資金淨流入的股基市場。

  因此,正如良禽擇木而栖,可能的跡象是資金並非完全回流美國做避險,而是在歐洲日本做一些分布,再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可能在新興市場的不同層次之間做切換。這根本不同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的緊急狀態,在全球經濟總體趨於企穩的背景下,避險需求只是在局部釋放,但這對新興市場中的大部分國家仍然形成了挑戰。

  中國的機會

  文章指出,整個新興市場的船板在搖晃,而中國有望再度充當舵手。投資者一定還記得,在1997年那一輪亞太金融危機中,人民幣的堅挺將周邊國家從危機的泥淖中拖出,為亞太新興經濟體擋了一槍。代價當然不小,但中國也就順勢取代了日本成為亞洲老大。與1997年不同的是,這次如果還要中國擋槍,那中國就要拿人民幣換回大量的股權、資源、品牌、技術等。再順勢使人民幣成為第三世界資源國的儲備貨幣,握住全球生產鏈的上游,以此為契機推動人民幣對大宗商品的計價、定價功能。例如,我們看到上海自貿區的原油期貨交易和未來的各種大宗交易都使用人民幣進行標價,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長遠看,新興市場國家應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逐步擺脫其過度依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模式。新興市場國家應將注意力轉到擴大國內需求、提高內生增長動力和增強創新驅動力的軌道上。一方面,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另一方面,積極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盡快培育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形成具有本國獨特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格局。而這些也正是中國目前在著力推進的轉型和改革進程。

  我們認為,中國的機會來了!危機對於中國而言總是機會。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始終扭扭捏捏不肯讓出太多的份額和話語權,美國的否決權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不會有變化;在發達經濟體自身的高負債下,世界銀行援助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力度和意願也不是太強;WTO的多哈回合其實已經死亡,發達經濟體忙著構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等以形成新的貿易圈和遊戲規則,總的思路是不帶新興經濟體玩,或是以更高的入門費來玩,逼迫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二次入世。由於中國是最大能源消費國,潛在最大的消費國和最大的製造國,未來新興世界的出路在於形成以中國為主的循環體系,以中國自己的需求、積累、資本為籌碼來贏得全球化的紅利。我們看到,這種布局已經在逐漸展開。例如去年金磚德班峰會就力圖打造一個平行世界的新格局,“小三駕馬車”(儲備庫VS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磚發展銀行VS世界銀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VS世界貿易組織)正在啟動,以及中國正在積極參與一系列的自貿區談判,最新的消息是韓國將簽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放在2014年貿易政策首位。

  從內部來看,中國在2014年必須保持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穩定,特別是要管理好預期,以及至關重要的流動性。在地方債務接續、土地要素資本化、國有資本混合化,這些大量的資金需求環境下,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全力輸出人民幣的總體布局的訴求下,貨幣當局應該保持流動性的適度供應,並準備好一旦出現外匯占款受到明顯影響時,通過更加主動和靈活的降准等政策來進行流動性供給和替代性輸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