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助力拉美增長

  剛剛閉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首次增設拉美分論壇,中國與拉美國家關係議題深受關注,並在拉美引起積極反響。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63%的拉美受訪者認為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介于“積極”和“非常積極”之間,16%的受訪民眾認為自己所在的國家應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

  近2/3拉美人正面評價中國影響

  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演講中,熱切表達了“與中國建立起更加緊密和富有成果的關係”的願望。墨西哥《宇宙報》發表文章指出,“強化墨西哥與中國的戰略關係具有歷史性價值”。

  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和美國范德堡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26個國家的4.1萬民眾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23%的民眾認為中國即將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家。22.3%的民眾認為本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會更加緊密,發展潛力大于與美國關係的發展潛力。

  委內瑞拉、古巴、玻利維亞、尼加拉瓜等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成員國的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尤為積極,對中國的信任度為51%,對美國的信任度為40%。總體來說,受訪地區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屬于“中立”和“積極”范疇,6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介于“積極”和“非常積極”之間。

  一位阿根廷企業家說:“中國支持我們,我們要與中國一起贏”

  培尼亞和秘魯總統烏馬拉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演講時均表示,拉美經濟的良好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與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有關聯,希望拉美能深化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烏馬拉指出,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合作框架的創新和互利模式,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曾擔任阿根廷總統府戰略計劃國務秘書的豪爾赫‧卡斯特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全球初級產品出口國獲利巨大,南美洲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他認為,中國中產階級對住房、汽車、食品的旺盛需求,為拉美國家提供了有史以來最巨大的出口市場。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中拉貿易逆勢增長,總額達到26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8.18%。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主要投資來源地之一。中國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司長沈智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金融、資源、能源等領域形成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中拉經貿合作給拉美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聯合國拉美經委會等機構指出,“中國因素”已成為推動拉美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拉美經委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幾年前,中國對拉美的投資集中在礦業、油氣資源領域,主要是從拉美的國有能源企業或歐洲跨國公司手中購買資產。但近年來已出現投資領域多元化趨勢,例如投資烏拉圭的汽車制造業、巴西的軟件業和食品生產行業。 

  阿根廷馬克裏財團創始人佛朗哥‧馬克裏是在拉美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家,其財團與中國奇瑞合資在烏拉圭建立汽車廠。奇瑞目前佔據烏拉圭5%的市場份額,在通用、大眾等品牌之後排名第五。馬克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支持我們,我們要與中國一起贏。”

  拉美國家重視學習中共治國理政經驗

  除了看好中拉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接受調查的拉美民眾認為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外交政策在拉美很成功。沈智良指出,中方一貫致力于同拉美國家發展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還在積極探討建立中拉合作論壇,為中拉關係發展搭建更高平臺。

  16%的受訪民眾認為,自己國家應該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國人民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地鼓舞了拉美人民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信心。沈智良介紹說,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高度關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不久前舉行的兩會。不少國家的主要執政黨積極評價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成就,認為中共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財富,拉美國家有必要向中國取經,學習借鑒中國發展經驗和理論創新成果。

  在2012年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開幕式上,拉美經委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向與會的拉美國家領導人提出,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舉足輕重,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對拉美國家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拉美應與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美國官方歡迎中拉合作

  美國國務院經濟與商務事務局經濟政策分析與公共政策辦公室一位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促進拉美地區經濟增長和地區穩定,美國歡迎更多的貿易夥伴國與之合作。過去10年中,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已經成為拉美國家重要的經濟夥伴國。亞洲國家的崛起促進了拉美國家持續的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有助于拉美國家中產階級的壯大以及貧困的減少。

  美國國務院官員也表示,美國認為,中國在拉美的經濟活動,與美國並不是一種零和競爭。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多次涉及中美兩國在拉美的經濟合作。因此,中美兩國在共同參與拉美的經濟活動中應該建立互信。

  針對中拉經貿關係的發展,美國國內也有不同聲音。美國一些官員和媒體經常抱著懷疑或警惕的心態來審視中拉經貿關係的發展,擔心中國勢力進入“美國後院”。

  中國企業有風險意識才能走得更遠

  中拉經貿合作關係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會碰到困難。巴西和阿根廷等一些發展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面對中國產品的競爭,時常出現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但從經驗中很容易看到,越是經濟開放程度高的國家,如智利、秘魯等,其在對華經貿關係中受益越大。

  一些專家認為,不少拉美國家的政策多變,政權更迭很有可能導致重大項目生變。阿根廷、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國就多次把美歐外資企業收歸國有;阿根廷、委內瑞拉的金融管制非常嚴格,外資企業想把利潤匯到母公司很困難;匯率和稅收政策多變,企業成本難控制;拉美多數國家工會組織較強,勞資矛盾多發等等。中國企業在積極“走出去”的時候,必須對投資目標國認真做好調研,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到心中有數。(范劍青 李博雅 李 琰 本報華盛頓、布宜諾斯艾利斯、北京4月12日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