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篇專題分析阿根廷何以由盛而衰的專文。其實,這也是發展經濟學中常提到的主題之一。比較經濟發展學者均知道,在20世紀初期,阿根廷曾是世界十大富裕國之一,人均收入比德、法、意大利等國還高!也曾是許多歐洲人理想的移民目的地。
只是,自二次大戰以來,阿根廷便日趨沒落。以一個面積278萬,人口僅有約4000萬的人少地大,物產豐富的國家言,會日趨沒落確是令人費解。按《經濟學人》專文的分析,其沒落的主因大體上有三:
一是,這是個富裕但卻現代化不足(rich but not modern)的國家。這句話也令人聯想到油氣盛產國與資源的詛咒(Resource Curse)這句經典名句。阿根廷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人少地多,易于發展農業,也以大宗農產品為其主要產出。在20世紀初期,它就是靠大宗農產品,自由貿易,及英國(當時的強國)發達起來。可也因此而削弱了搞全面現代化的努力,特別是工業化、教育與技術的現代化。到了2010年代的今天,它依然以巴西、中國與美國為主要貿易伙伴,且以出口農產品與初級產品為主。這樣的產業結構,自也限制了其升級能力。沒有大幅升級,特別是高科技製造業(high-tech manufacturing)(如日台韓),自難實現全面現代化。
外國人剝削本國人
二為過于保護主義取向的貿易政策。南美洲各國多在19世紀初期爭取到獨立,國家自主性相對高;可也因意識形態,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因素,而盛行搞保護主義。從好的方面看,在初期可扶持國家產業的發展,從壞的方面看,被扶持的產業,又成了國內塵斷集團,阻礙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升級。如早在1950年代,阿根廷便不惜代價地搞汽車保護政策,即便虧損累累也要撐下去,結果是損失日趨擴大,甚至剝奪了把資金用在生產性事業的機會。
此點,倒與大馬頗有類似之處。大馬自1980年代以來,便搞自欺欺人的「市場換技術」的國產車項目。結果是,技術學不到,反而變成幫日本人壟斷本國汽車市場,剝削本國消費者。世上就有這麼令人費解的國家發展政策。
其實,頭腦清醒的人皆知道,外國人未必會把先進技術轉移給本地;即便轉移,也要看本國人有無能力消化運用之,而最關鍵的是,汽車是種講求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的產業,沒有一定規模本,就錢途無亮。
伸言之,中小型國家,如韓國,若要搞汽車產業,就必須走向國際,擴大市場,用需求來推動規模。
可大馬卻甘于讓外國人持續剝削本國人,這也是不可思議的怪事。或許,主因在于,這政策也養出了一批與掠奪性外資共生的寄生階級。
其三是阿根廷缺乏必要的健全的制度,來推動必要的結構性改革。與澳洲相比,澳洲就有個可以與保守黨競爭的勞工黨,以促進較合理的福利化,有學徒制,有獨立的關稅委員會(Tariff Board),獨立的司法體制等,來防止朋黨型財富重分配,也就是讓財富更能讓全民分享,而非更集中于財團的反方向財富重分配。
阿根廷的問題就是,一方面大搞民粹主義(Populism),他方面又貪污腐敗盛行(在國際透明組織的貪污調查中排名106),政官商大事勾結。這樣的民粹加財團集的朋黨資本主義,肯定是走向沒落之道。阿根廷的沒落之道,與大馬的現狀,可說是「似曾相識」。大馬不也是走在沒落中嗎?其主因,不也是同出一轍嗎?